肛肠快讯!肛裂的发病原理有哪些?

时间:2023-03-15

  肛裂的发病机制如下:

  1、解剖缺陷理论:肛裂多发生在肛门后部,主要是由于外括约肌浅层在肛管前后形成“Y”形薄弱区,耻骨直肠肌增强了肛管两侧的力量。因此,肛门的后部和前部不如两侧坚固。肛管下降并与直肠后壁形成一个角度。排便时,干燥的粪便对肛门后方薄弱部位的压力巨大,而且由于肛管后方中线供血不畅,弹性较差,肛门后方容易受伤撕裂。这就是为什么肛裂的位置经常出现在后方的原因。

  2、感染学说:肛管上端齿状线处的特殊结构,如肛窦、肛瓣、肛乳头、肛腺等,在干硬的粪块移动时容易受到损伤,引起局部感染和炎症,或肛门腺堵塞化脓,溃烂后形成肛裂。

  3、括约肌痉挛学说:肛门外括约肌下部因病理因素和纤维化而失去柔软性,在浅表“Y”形薄弱区下端形成无弹性横闸肛门外括约肌层。当干硬粪团穿过肛管时,这个薄弱部位很容易破裂,出现裂缝,裂缝长时间不愈合形成慢性溃疡。

  4、外伤学说-肛管狭窄学派:多数学者认为干硬粪便通过肛管时,容易引起肛管撕裂,尤其是先天性肛门发育不良者更易发生肛管撕裂,更易受到损伤。

  重庆妙手回春中医院医生总结:上述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都与干硬粪便的排泄有关,与局部解剖结构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可以说,肛裂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医院医生Recommened doctor
  • 钟伟医师

    熟练掌握混合痔(复杂)、肛瘘(复杂)、肛周脓肿、肛门瘙痒症、肛周湿疹、肛门坠胀等疾病的诊断及手术。尤其擅长微创技术(RPH、COOK、TST)。

    预约咨询

  • 谢飞主治医师

    对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疾病。

    预约咨询

友情链接
  • 医院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松石北路58号E-HOUSE
  • 版权所有: 重庆妙手回春中医院
  • 联系电话: 023-8892 2777
  •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