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移毒疗法分会 第六届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时间:2023-05-29

通讯员:黄绎霖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国粹,纪念东晋医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炼丹术的奠基人葛洪对中医界的贡献,5月27日,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移毒疗法分会主办,北京严浩翔中医研究院承办的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移毒疗法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在葛洪的家乡江苏省句容市茅山崇禧万寿宫知道堂举办。

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杨世华,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现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移毒疗法非遗传承人严浩翔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移毒疗法弟子、中医药专家参加了此会。

中医中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不仅蕴藏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实践经验,更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和古先贤博大精深的智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移毒疗法起源于道家的丹药流派,于魏晋南北朝形成,在唐宋发展至鼎盛。是道家和民间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经络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治病绝技,也是一种濒于消失的特殊疗法,又叫“疾病良性转移法”。是在道医“移疮挪病法”的基础上,创新改进、扩大治疗范围而发展起来的。

由于移毒疗法从严浩翔的外公受修道高人指教为徒以来,炼丹制药、移毒治病秘术,一直是言传口授,没有载入医典之中,所以知之者甚少,也一直没有专著面世。为了将祖先的炼丹技术与葛洪“丹药”外用的技术发扬光大,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经过乔光宗(严浩翔之外公)、严春愚(严浩翔之父)、严浩翔、严冬宁与严倩倩(严浩翔之大女、三女)四代人的传承发展,丹药移毒疗法终于得以推广,并在2015年被列为“吴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次学术年会上,严浩翔主编的《中医移毒疗法》面世,对于极具中医特色的内病外治的民间实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陈珞珈会长在接受采访时提醒大家要关注发掘民间和基础中药,提高和弘扬非遗传承的中医药项目,避免失传!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每位炎黄子孙都应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每一位中医人都应成为民间中医宝贵遗产的保护者,积极传承民间实用技术,不遗余力地参与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为促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专业力量。


医院医生Recommened doctor
友情链接
  • 医院地址:
  • 版权所有: 名医在线资讯
  • 联系电话:
  •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