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尼妥珠单抗胰腺癌转化治疗2项研究成果亮相2025ESMO
时间:2025-10-20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之一,ESMO官方近日披露了部分摘要。尼妥珠单抗2项胰腺癌研究入选壁报展示。
编号:2242P
题目:尼妥珠单抗联合AG方案序贯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报告类型:壁报展示
背景:局部晚期胰腺癌(LAPC)患者常因血管侵犯而无法手术切除肿瘤。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和局部消融已成为LAPC的一种新治疗方向。尼妥珠单抗是一种抗EGFR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延长晚期胰腺癌的生存期,而纳米刀消融(不可逆电穿孔,IRE)通过非热能选择性破坏肿瘤,同时保留血管结构以实现局部控制。本研究旨在评估尼妥珠单抗联合AG方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序贯纳米刀消融在LA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所有LAPC患者接受nab-紫杉醇/吉西他滨(吉西他滨1000 mg/2,nab-紫杉醇125 mg/m2)和尼妥珠单抗(400mg,每周期用药3次)治疗。未发生PD的患者接受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和至少3个周期的术后辅助治疗(AG和尼妥珠单抗),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
结果:从2024年1月12日到2024年12月25日,共有15名LAPC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3个周期的尼妥珠单抗+AG方案治疗,并接受了影像学评估。中位年龄为66岁(34-79岁),其中10名(66.7%)患者为男性,11名(73.3%)患者为胰头癌,中位肿瘤直径为42mm(13-68mm)。超过一半患者的CA19-9水平下降了>50%。5名(33.%)患者病情部分缓解(PR),9名(60%)患者病情稳定(SD),13名(86.67%)患者肿瘤均缩小(3%-55%)。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3.3%和93.3%,中位随访时间为3.85个月,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未达到。接受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的9名患者均未局部复发,但是有两名患者发生远处肝转移,1例发生了B级胰漏。没有新的不良事件报告。
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AG方案作为LAPC一线治疗方案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于肿瘤缩小的患者,序贯纳米刀消融实现了有效的局部控制,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验证(NCT06938503)。
编号:2263eP
题目:尼妥珠单抗联合NALIRIFOX转化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一项前瞻性、单臂、II期临床研究
报告类型:电子壁报展示
背景: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临床疾病,其特点是预后不良和治疗选择有限。NALIRIFOX(包括脂质体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目前被认为是治疗胰腺癌最佳化疗方案之一,但在LAPC中的转化成功率仍不理想。尼妥珠单抗是一种抗EGFR单克克隆抗体,已在中国批准用于晚期胰腺癌,其临床研究已显示出化疗增敏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尼妥珠单抗与NALIRIFOX联合治疗LAPC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这项前瞻性、单臂、II期临床研究主要纳入经过病理和影像学确诊的LAPC患者,患者既往未接受过治疗,无严重合并症。患者接受尼妥珠单抗(400mg,qw)联合NALIRIFOX(脂质体伊立替康50mg/m2,奥沙利铂60mg/m2,亚叶酸钙400mg/m2,氟尿嘧啶240mg/m2,D1,D15)转化治疗。每根据RECIST V1.1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估。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切除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安全性。
结果:研究报告了10名患者的初步分析。中位年龄为56.5岁(39-70岁),其中30%为男性,主要为胰头癌。在8名可评估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25%,疾病控制率(DCR)为100%,5名(62.5%)患者影像学评估肿瘤缩小(较基线缩小2%~39%)。截至2025年5月12日,中位随访时间为5.52个月,有1例无进展生存期(PFS)事件,没有死亡发生。没有观察到3级或高级别的不良反应。
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NALIRIFOX转化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研究中期分析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高DCR和出色的安全性。需要继续招募患者并进行长期随访,以确认主要终点,并全面评估这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